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維護轄區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淮安市公安局洪澤分局根據轄區內社會環境的突出特點,積極建立社會共治模式,嚴厲打擊電信網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共治模式,積極開展防范宣傳。針對近期冒充公檢法、教育、稅務、銀行工作人員以涉案、辦理助學金、減稅、積分兌獎等手法套取被害人信息的電信詐騙手段日益增多這一現象,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分局同轄區內的學校、社區和銀行等企事業單位和商業網點積極合作,開辟出了一條“社會共治”的新模式。一是在學校和社區內的治安宣傳欄、醒目位置有針對性的張貼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材料。二是在資金流轉的重點場所加大宣傳力度,在銀行業務大廳、ATM機張貼宣傳材料,以達到提醒防范的目的。三是組織民警走進人口密集地,通過解疑、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普及常見的詐騙手段,提升廣大群眾的防范意識。
二、立足本地警情,嚴厲打擊電詐犯罪。分局將轄區內的電信詐騙案件進行細致梳理后,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在本區市的刑事案件進行重點偵辦。同時分局領導積極協調網安、技偵等市局警種依據犯罪嫌疑人虛擬身份信息進行多方面研判,各警種的有效配合,各種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整合,促進了電信詐騙案件的快速偵破。近期,分局通過視頻研判、深層次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循線追蹤、蹲點守候等偵查手段的綜合運用,經過20余天的持續工作,將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繳獲大量詐騙使用的手機卡和銀行卡,破獲我省以購買“拖把”為由的電信詐騙案件21起,涉案金額約23萬余元。
三、開展專業培訓,提升打擊電詐能力。為深入貫徹落實分局黨委的工作要求,提高全局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能力,刑偵大隊邀請刑偵支隊反詐中心的專業人員對電信網絡詐騙的偵破工作進行了系統培訓。在培訓中,培訓人員從案件的偵查難點出發,結合案件偵破實例對電詐案件的定性、取證、抓捕和追繳涉案資金等偵查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對案件偵辦的每個關鍵節點提出了偵查對策。通過開展專業培訓,偵查人員對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提升了點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能力。